轉帳手續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費用,但你知道嗎?不同的銀行、不同的轉帳方式,手續費可能差很大!這篇文章將帶你深入了解台灣各銀行的轉帳手續費,讓你不再花冤枉錢,聰明理財!
手續費比較
臺灣銀行轉帳手續費最低是哪家?
在台灣, 沒有絕對的「最低」轉帳手續費銀行,因為手續費會根據轉帳方式(臨櫃、ATM、網路銀行等)、轉帳金額、以及是否為跨行轉帳而有所不同。 一般來說,數位帳戶或部分銀行會針對特定轉帳方式提供較低的費用,甚至免手續費的優惠。以 2025 年的數據來看, 純網銀 如 將來銀行 、 LINE Bank 等,通常提供較多的免費跨行轉帳次數。傳統銀行如 台新銀行 、 國泰世華 等,也常針對數位帳戶或特定活動提供手續費優惠。
- 重點: 不要只看一家銀行的手續費,要比較自己常用的轉帳方式,才能找到最划算的選擇。
- 建議: 積極開立數位帳戶,能享有更多手續費優惠。
各銀行轉帳手續費免收的條件
各家銀行為了吸引客戶,通常會提供一些免收轉帳手續費的條件。這些條件包括:
- 指定帳戶: 開設數位帳戶通常會提供每月數次甚至無限次的跨行轉帳免手續費優惠。例如, 將來銀行 提供每月 66 次跨行轉帳免手續費。
- 指定轉帳方式: 使用網路銀行或行動銀行 APP 轉帳通常比臨櫃轉帳便宜,甚至免費。
- 帳戶餘額或存款要求: 部分銀行會要求帳戶餘額達到一定金額以上,或是持有定期存款,才能享有轉帳手續費優惠。
- 特定活動或優惠: 銀行會不定期推出轉帳手續費優惠活動,例如生日當月、節慶活動等,可以留意銀行的公告。
- 年輕族群優惠 : 部分銀行針對特定年齡層的用戶提供手續費減免優惠,鼓勵年輕族群使用數位金融服務。
銀行名稱 | 免手續費條件 |
---|---|
將來銀行 | 數位帳戶,每月跨行轉帳 66 次免手續費 |
LINE Bank | 數位帳戶,每月跨行轉帳次數依方案不同而有差異,例如口袋帳戶享有每月 88 次跨行轉帳免手續費。 |
台新銀行 Richart | 數位帳戶,每月跨行轉帳次數依方案不同而有差異,部分方案提供每月 5 次免費跨行轉帳 |
國泰世華 KOKO | 數位帳戶,滿足指定條件可享有每月數次免費跨行轉帳 |
其他銀行 | 部分銀行會依據帳戶等級、存款餘額、是否使用電子帳單等提供不同的優惠,具體優惠請參考各銀行官網 |
- 重點: 仔細閱讀銀行的優惠說明,看看自己是否符合免手續費的條件,別讓權益睡著了!
- 建議: 多比較各家銀行的優惠,挑選適合自己轉帳習慣的銀行。
轉帳手續費優惠活動一覽
銀行為了吸引客戶,常常會推出各種轉帳手續費優惠活動。這些活動可能是期間限定,或是針對特定族群、特定轉帳方式的優惠。常見的優惠活動包括:
- 新戶優惠: 開立新戶時,通常會提供一段時間的跨行轉帳免手續費優惠。
- 節慶優惠: 在特定節日,如春節、母親節等,銀行可能會推出轉帳手續費優惠。
- 行動支付綁定優惠: 將銀行帳戶綁定行動支付,如 LINE Pay、街口支付等,有機會享有轉帳手續費優惠。
- APP 推廣優惠: 使用銀行自家 APP 轉帳,可能會有手續費折扣或贈送回饋金等。
-
特定合作夥伴優惠 : 銀行可能與特定商家或平台合作,推出轉帳手續費折扣或回饋。
-
重點: 隨時關注銀行的官方網站或 APP,掌握最新的優惠活動資訊。
- 建議: 善用優惠活動,可以有效節省轉帳手續費的開銷。
國內銀行轉帳手續費怎麼算?
國內銀行轉帳手續費的計算方式會根據轉帳方式有所不同:
- 臨櫃轉帳: 一般來說,臨櫃轉帳手續費較高,約 NT$30 元以上,部分銀行可能更高。
- ATM 轉帳: 跨行轉帳手續費約 NT$15 元,部分銀行針對特定客戶或轉帳金額有優惠。
- 網路銀行 / 行動銀行 APP 轉帳: 通常費用較低,約 NT$0-15 元不等,甚至部分銀行提供免費轉帳次數。
-
自動轉帳: 自動轉帳通常會根據銀行規定,可能收取少許手續費。
-
重點: 網路銀行或行動銀行 APP 轉帳通常最便宜,能省下不少手續費。
- 建議: 盡量避免臨櫃轉帳,改用網路或行動銀行 APP 轉帳。
線上轉帳手續費與臨櫃差異
線上轉帳(網路銀行/行動銀行 APP)與臨櫃轉帳的最大差異就在於手續費。
- 線上轉帳: 費用較低廉,甚至有免費的優惠。轉帳時間彈性,不受銀行營業時間限制,隨時隨地都能轉帳。
- 臨櫃轉帳: 手續費較高,且需要到銀行臨櫃辦理,轉帳時間會受到銀行營業時間的限制,相對不方便。
轉帳方式 | 手續費 | 便利性 | 時間限制 |
---|---|---|---|
臨櫃轉帳 | 高 | 低 | 有 |
線上轉帳 | 低或免費 | 高 | 無 |
- 重點: 線上轉帳更方便、更省錢。
- 建議: 習慣使用網路銀行或行動銀行 APP,享受便利與優惠。
國際轉帳
臺灣銀行國際匯款手續費是多少?
臺灣銀行的國際匯款手續費,會根據匯款金額、匯款幣別、匯款地區,以及匯款方式(電匯、票匯等)而有所不同。
- 電匯: 手續費較高,通常包含匯款行手續費、中間行手續費,以及收款行手續費。費用可能在 NT$400 至 NT$1,500 之間,甚至更高。
- 票匯: 手續費較電匯低,但匯款時間較長,且收款人需要持票據至銀行兌換,較不方便。
- 外幣現鈔匯款 : 除了手續費外,銀行會額外收取外幣現鈔買賣的差額。
-
透過第三方匯款平台 : 有些第三方平台(例如 TransferWise)可能提供較低的手續費和較優惠的匯率,但需注意其安全性。
-
重點: 國際匯款手續費高昂,需要多方比較,才能找到最划算的方案。
- 建議: 詢問不同銀行的匯款費用,多比較。
臺灣銀行跨境轉帳手續費優惠
部分銀行會針對特定客戶,或是在特定期間推出跨境轉帳手續費優惠。例如,針對特定帳戶提供匯款手續費折扣,或是達到一定匯款金額時,提供手續費減免。此外,有些銀行會與海外銀行合作,提供更優惠的匯款費用。
- 重點: 積極關注銀行的優惠訊息,有機會節省不少國際匯款費用。
- 建議: 可以多利用銀行提供的線上客服,詢問是否有相關優惠。
如何減少臺灣至海外轉帳手續費?
要減少臺灣至海外的轉帳手續費,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選擇較優惠的匯款方式: 比較不同銀行的電匯、票匯等匯款方式的手續費。
- 利用第三方匯款平台 : 有些第三方平台(例如 Wise)可能提供較低的手續費和較優惠的匯率。
- 合併匯款: 將多次小額匯款合併為一次大額匯款,可以減少匯款次數,降低手續費總額。
- 選擇匯款幣別: 部分銀行的特定幣別匯款可能會有優惠。
- 注意匯率波動: 選擇匯率較佳的時候進行匯款。
- 開立海外帳戶: 如果經常需要匯款至同一個國家,可以考慮在該國開立銀行帳戶,直接將錢匯入,可以節省匯款手續費。
-
善用銀行的優惠活動: 多關注銀行的優惠訊息,選擇合適的時間點匯款。
-
重點: 國際匯款眉角多,需要多方比較。
- 建議: 選擇適合自己需求的匯款方式,善用優惠,可以省下不少錢。
外幣轉帳和匯率手續費計算
外幣轉帳除了手續費之外,還需要注意匯率手續費。
- 匯率手續費: 銀行會根據即時匯率,加上一定的匯率買賣價差,作為匯兌手續費。匯率價差會根據不同的銀行、不同的幣別而有所不同。
- 實際匯款金額: 實際匯款金額會受到匯率波動的影響,所以匯款前最好先確認匯率,並選擇較佳的時機進行匯款。
-
不同匯率: 不同銀行提供的匯率可能會不同,所以需要多加比較。
-
重點: 匯率也會影響匯款成本,不能忽略。
- 建議: 多比較各家銀行的匯率,選擇匯率較好的銀行。
跨國網銀轉帳手續費比較
近年來,越來越多人使用跨國網銀進行轉帳。跨國網銀的優勢在於轉帳方便、快速,且手續費相對較低。
- 手續費比較: 不同的跨國網銀,手續費也會有所不同,有些會根據轉帳金額收取一定比例的手續費,有些則是固定金額。
- 匯率比較: 跨國網銀的匯率也可能與傳統銀行不同,需要多加比較。
- 便利性: 跨國網銀轉帳通常是線上操作,不受時間地點限制,非常方便。
- 額外費用: 部分跨國網銀可能會收取額外的開戶費或帳戶管理費。
跨國網銀 | 優點 | 缺點 |
---|---|---|
Wise | 手續費較低,匯率透明,速度快 | 匯款金額限制,部分地區不支援 |
PayPal | 全球普及率高,方便快捷 | 手續費較高,匯率不透明 |
其他跨國網銀 | 部分提供特定幣別優惠,或提供更多元的服務 | 服務範圍限制,部分可能不支援台灣 |
- 重點: 跨國網銀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可以多方比較。
- 建議: 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跨國網銀。
應用與技巧
如何利用數位銀行省下轉帳手續費?
數位銀行最大的優勢就是提供較多的手續費優惠。
- 高頻轉帳優惠: 大部分數位帳戶都會提供每月數次的免費跨行轉帳次數。
- 低手續費: 數位帳戶的跨行轉帳手續費較低,甚至免費。
- 方便性: 數位銀行可以隨時隨地線上操作,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
開戶優惠 : 數位銀行通常會有新戶優惠,例如轉帳手續費減免或現金回饋。
-
重點: 開立數位帳戶是省下手續費的好方法。
- 建議: 如果你經常轉帳,一定要開立數位帳戶。
手機銀行APP轉帳手續費是否更優惠?
手機銀行 APP 轉帳通常比臨櫃轉帳便宜,甚至比 ATM 轉帳更優惠。
- 低手續費: 大部分銀行針對手機銀行 APP 轉帳提供較低的手續費。
- 便利性: 手機銀行 APP 可以隨時隨地轉帳,不受時間地點限制。
- 優惠活動: 銀行常常針對 APP 用戶推出優惠活動。
-
快速轉帳: 手機APP通常可以儲存常用轉帳帳號,轉帳更快速便利。
-
重點: 手機銀行 APP 轉帳更方便、更省錢。
- 建議: 盡量使用手機銀行 APP 轉帳。
自動轉帳設定手續費怎麼算?
自動轉帳通常用於繳交固定帳單,例如水電費、信用卡費等。
- 手續費: 大部分銀行針對自動轉帳不收取手續費,或是收取較低的手續費。
- 便利性: 設定自動轉帳可以省去每月繳費的麻煩,避免逾期繳費。
- 優惠: 部分銀行針對自動轉帳用戶提供優惠。
-
注意事項: 設定自動轉帳前請確認帳戶餘額足夠扣款,避免扣款失敗。
-
重點: 自動轉帳省時省力,又可以避免忘記繳費。
- 建議: 如果你每月有固定帳單要繳,可以設定自動轉帳。
提高銀行轉帳手續費的免費額度的方法
想提高轉帳手續費免費額度,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 使用數位帳戶: 數位帳戶通常提供較多的免費跨行轉帳次數。
- 達成銀行指定條件: 銀行會針對帳戶餘額、存款金額、使用電子帳單等設定條件,達成條件即可享有更高的免費轉帳額度。
- 參加銀行活動 : 部分銀行會不定期推出任務活動,完成指定任務即可獲得更多免費轉帳次數。
- 綁定行動支付: 將銀行帳戶綁定行動支付,部分銀行會提供額外免費轉帳次數。
- 開立多個數位帳戶: 可以同時開立多個數位帳戶,將免費轉帳額度最大化。
-
善用銀行會員制度 : 有些銀行會依據客戶等級提供不同的轉帳優惠,提升會員等級也能增加免費轉帳次數。
-
重點: 多管齊下,提高免費轉帳額度,能省下不少錢。
- 建議: 仔細研究各家銀行的優惠方案。
轉帳手續費報稅是否可扣抵?
一般情況下, 轉帳手續費是不能報稅扣抵的 。只有在特定情況下,例如:
- 因業務產生之轉帳費用: 如果你的轉帳費用是因業務產生,屬於營運支出,可以列入報稅扣抵。
-
慈善捐款轉帳: 捐款至符合規定的慈善團體,轉帳手續費可列入捐贈扣除額。
-
重點: 一般轉帳手續費無法報稅扣抵。
- 建議: 如果是因業務或慈善捐款產生的轉帳手續費,記得保留相關證明,以便報稅。
特定人群優惠
學生專屬轉帳手續費優惠方案
部分銀行會針對學生族群提供轉帳手續費優惠。
- 學生專屬帳戶: 有些銀行會推出學生專屬帳戶,提供較多的免費跨行轉帳次數,或者較低的手續費。
- 年齡限制: 通常會有年齡限制,需為在校學生。
- 優惠活動: 銀行會不定期推出學生優惠活動,如轉帳手續費折扣、現金回饋等。
-
校園合作 : 某些銀行會與大學合作推出優惠,例如在校園內申辦帳戶可以享有更多轉帳優惠。
-
重點: 學生可以多加利用學生專屬優惠。
- 建議: 選擇適合學生族群的銀行帳戶。
新創企業銀行轉帳手續費折扣
部分銀行會針對新創企業提供銀行轉帳手續費折扣。
- 企業優惠帳戶: 有些銀行會推出新創企業優惠帳戶,提供較低的轉帳手續費、甚至免手續費。
- 專屬客戶經理: 部分銀行會提供專屬客戶經理,協助新創企業處理相關銀行業務。
- 其他優惠: 除了轉帳手續費優惠,還可能提供其他優惠,例如開戶費優惠、貸款優惠等。
-
特定條件 : 通常需要提供新創企業的相關證明文件。
-
重點: 新創企業可以多加利用銀行提供的優惠。
- 建議: 選擇適合新創企業的銀行方案。
小型企業如何減少銀行手續費?
小型企業可以透過以下方法減少銀行手續費:
- 選擇合適的企業帳戶: 比較不同銀行的企業帳戶方案,選擇符合自己需求的帳戶。
- 利用數位銀行: 數位銀行通常提供較低的轉帳手續費。
- 定期整合轉帳: 將多次小額轉帳合併為一次大額轉帳,可以減少轉帳次數,降低手續費總額。
- 使用網路銀行 : 網路銀行轉帳通常比臨櫃轉帳便宜,減少臨櫃交易次數。
-
與銀行議價: 如果轉帳量較大,可以嘗試與銀行議價,爭取更優惠的手續費。
-
重點: 小型企業需要精打細算,才能節省銀行手續費。
- 建議: 多比較不同銀行的企業帳戶方案。
高頻交易客戶專屬手續費減免
銀行通常會針對高頻交易客戶提供手續費減免。
- 高頻交易定義: 各家銀行對於高頻交易的定義可能不同,通常是指每月轉帳次數或金額達到一定標準。
- 手續費優惠: 針對高頻交易客戶,銀行可能提供轉帳手續費折扣、甚至免手續費的優惠。
- 客製化服務: 部分銀行會提供客製化的服務,協助高頻交易客戶處理相關銀行業務。
-
會員等級 : 銀行可能會依據交易頻率提供不同的會員等級,等級越高,享有的優惠越多。
-
重點: 如果你經常轉帳,可以爭取銀行的優惠。
- 建議: 詢問銀行是否有高頻交易客戶的優惠方案。
高資產人士轉帳手續費優惠策略
針對高資產人士,銀行通常會提供較高規格的轉帳手續費優惠。
- 私人銀行服務: 提供客製化的銀行服務,包括更優惠的轉帳手續費。
- 專屬理財顧問: 專屬理財顧問會協助高資產客戶處理銀行相關業務。
- 高額度轉帳: 提供高額度的轉帳服務,且手續費可能更優惠。
-
海外帳戶服務 : 部分銀行會協助高資產人士設立海外帳戶,方便海外資金轉移。
-
重點: 高資產人士可以享受更優質的銀行服務。
- 建議: 選擇適合高資產人士的銀行服務方案。
總結來說,轉帳手續費雖然看似小錢,但累積下來也是一筆可觀的費用。善用數位銀行、手機銀行APP等轉帳方式,並多留意銀行的優惠活動,就能有效地節省轉帳手續費,讓你的理財更上一層樓!
內容來源: